咏雪
吴澄〔元代〕
腊转鸿钧岁已残,东风剪水下天坛。
剩添吴楚千汪水,压倒秦淮万里山。
风竹婆娑银凤舞,云松偃蹇玉龙寒。
不知天上谁横笛,吹落琼花满世间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大自然运转到腊月,一年也就快过完了,寒冷的东北风把水剪成片片雪花,降落到天坛。
大雪纷纷,铺天盖地,更加增添了吴楚一带的千条江水。皑皑白雪,气势磅礴,仿佛要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群山。
雪压竹枝,在阵风的吹拂下,摇曳不定,宛如银凤飞舞。高高的云松,像屈曲盘旋的玉龙,令人望而生寒。
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,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。
注释
腊:腊月,农历十二月。
鸿钧:指自然界的变化。
吴楚:泛指今江苏、安徽、湖北一带,这里古代分属吴国和楚国。
婆娑:形容盘旋的样子。
偃蹇(yǎ
简析
《咏雪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点明冬去春来、岁末年初的时节特点,描绘了春风初至、万物复苏的景象;颔联通过夸张的手法,展现了春水泛滥、江河横溢的壮观景象;颈联通过拟人化的手法,描绘了风竹在风中摇曳如银凤起舞、云松高耸似玉龙盘踞的生动画面;尾联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,仿佛是天上的仙乐与仙花洒落人间。全诗意境开阔、想象丰富,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,充满无限的诗意和浪漫。
吴澄
吴澄(1249年2月3日—1333年8月5日),字幼清,晚字伯清,抚州崇仁凤岗咸口(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)人。 [1-2]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、经学家、教育家。吴澄与许衡齐名,并称为“北许南吴”,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有《吴文正公全集》传世。 曾著《列子解》,今已佚。 103篇诗文 13条名句
挽文山丞相
虞集〔元代〕
徒把金戈挽落晖,南冠无奈北风吹。
子房本为韩仇出,诸葛宁知汉祚移。
云暗鼎湖龙去远,月明华表鹤归迟。
不须更上新亭望,大不如前洒泪时。
楚天遥过清江引·有意送春归
薛昂夫〔元代〕
有意送春归,无计留春住。明年又着来,何似休归去。桃花也解愁,点点飘红玉。目断楚天遥,不见春归路。
春若有情春更苦,暗里韶光度。夕阳山外山,春水渡傍渡,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?